自西漢時起,中印之間的文化交往漸多,在佛教輸入中國的同時,印度醫藥學知識也隨之而來,對中醫體系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印度古典醫學的主流體系是 阿輸吠陀 (梵文:आयुर्वेद,意為「長生之術」)醫學,也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其起源於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阿輸吠陀》分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毒理學、回春術、催欲術、邪魔病、頭頸病八個章節。印度醫學認為人的機體功能是由“氣、膽、痰”這三個要素決定的,三者平衡即表現為健康,疾病是因為這三個要素失衡導致的。同時還認為機體是由地、水、火、風等元素組成,人體存在一定比例的 “基本物質”,相當於中醫的“元氣”,調節機體的基本物質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是治療的重要思路。
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阇羅迦集》是阿輸吠陀醫學體系的內科巨著,共120章,主要記載了以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在診斷方法上,印度醫學除了問診、觸診和聽診外,還重視對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檢查,比如通過嘗尿液來診斷“糖尿病”。《阇羅迦集》認為世間萬物皆可入藥,記錄了大量的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
植物藥按根、皮、葉、花、實分成五類,動物藥包括膽汁、骨髓、血液、尿便、精液、骨、角、爪、蹄、毛發等。其中常用藥物50類,共計500種,功效分為滋
養、助消化、促食欲、解毒、發汗、催乳、催精、消渴、平喘止咳、解熱鎮痛等。藥性分為辛、甘、酸、苦、鹹、澀六味,
其復雜與深奧比中醫藥物理論有過之而無不及。阿輸吠陀醫學共有5000多種單味藥和復方,幾乎所有的藥材均需要炮制 。
*在阿輸吠陀醫療方法中,主要有三種實施方法:藥草療法、推拿療法及瑜珈療法。
在古印度醫學發展了約2000年後,中國才出現《黃帝內經》,並提到藥物“自西方來”。中醫藥物學形成獨立的體系,即“本草”概念與著作的產生時間均不早於西漢末期,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成書大約在東漢時期。
此後的《肘後百一方》、《本草經集注》、《諸病源候論》、孫思邀的《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證類本草》等均有大量印度醫學的內容,如地水火風、百一病生等理論。當時流傳甚廣的 “千金奢婆萬病丸” 和 “奢婆湯” 也是來自印度神醫奢婆。
《妙聞集》則是外科經典著作,以手術治療為主。記載了101種外科手術器械以及剖腹產、白內障摘除、結石摘除、截肢等手術方法,同時注意到了手術過程
中的疼痛和感染問題。《妙聞集》還記載了“脈”是管道與通路,其功能是輸送氣態或液態的物質。與中醫的經絡學說基本類似,《妙聞集》中的“經絡”有24條
並進一步細分為諸多小的分支,“穴位”共107個,並有詳細的刺絡放血療法,如Chakra針刺方法。比較常見的是鼻子整形術,由於印度刑罰中有割鼻的條
例,整形術隨之發達。醫生在患者頰部或前額切下一塊皮肉,但不完全分離,再劃開鼻子的部位嵌入,待生長後再與原來的部位分離。
中醫眼科手術是隴上道人(俗姓謝)從印度僧人處學來的,印度著名的眼科醫生龍樹所著的《龍樹菩薩眼論》也被翻譯成中文。其中金蓖決障術(用金針拔除白
內障)最為知名,劉禹錫詩曰 “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蓖術,如何為發蒙”。白居易也有詩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蓖試刮看”。
正如佛教的傳入一樣,中醫受印度傳統醫學的影響至深,從理論到藥物都帶有濃厚的印度醫學色彩。季羨林先生曾就印度眼科手術傳入中國做過詳細的考證,可
惜此後鮮有人再對此類問題加以深入研究,中醫界對此更是閉口不提。或許,中醫大體上只是印度醫學的中國式翻版,這個問題只能期待有志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