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 English | Italiano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土水風火.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土水風火. Show all posts

古希臘–羅馬傳統醫學

  約公元前500年,留下萬古名言 :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的古希腊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創立了 火、氣、水、土 四元素說,並認為火是宇宙萬物變化的基礎。提出了火變氣、氣變水、水變土、土生水、水生氣、氣生火的循環過程。
認為這四種元素變化出世界萬物,這些觀點貫穿在古希腊醫學理論中,也成為古代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基礎。

  公元前400前後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至今仍被尊稱為“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文集》堪稱人類醫學史上的偉大經典作品。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體液”理論,認為人的健康是由於四種體液和諧平衡 的結果,體液失衡就會導致疾病。希波克拉底還觀察到了心房和心室,認為腦是感覺的中心,對骨骼的記載比較詳細。對於血管的認識則較模糊,誤認為動脈行氣、 靜脈行血,這與晚些時候後的中醫氣血理論基本一致。此外,對心臟的循環功能也基本沒有認識。《希波克拉底文集》之《空氣、水和處所》強調了健康與環境的關 系,提出了整體觀和預防思想,《攝生法》則介紹了有益於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也即中醫所謂的養生。

  此後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洛菲利斯發現了大腦、脊髓和神經之間的聯系,發現了人腦溝回的複雜性與人類高級智慧的聯繫,指出腦是智慧的中心,而不是像以往認 為心臟是智慧的中心。此外,還描述了小腸,命名了十二指腸,發現了前列腺。他還記述了眼的解剖,如睫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等。首次研究了女性生殖器官,對 卵巢、輸卵管等做過細致的描述和探討。

  公元1世紀,塞爾薩斯明確區分了食物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等三類醫療方式。詳細記載了整形術、摘除鼻中的息肉、摘除甲狀腺、取結石、骨折等手術, 特別是摘除扁桃體手術,與現代醫學很相似。塞爾薩斯還詳細地記述了當時使用的外科器械,有各式各樣的解剖刀、杯、探子、鉤、鉗等100多種,在龐培城中出 土、現存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館中的外科器械,與塞爾薩斯的描述完全符合。塞爾薩斯說:“醫學是和理論相聯繫的,但醫學應當建立在可以看見原因的基礎之 上,模糊不清的原因不但應當從醫學思想中摒棄出去,還應當從醫學實踐中摒棄出去。”

  公元100~200年,傑出的古羅馬醫學家蓋倫出現了,其著作的一部分被大火焚毀,現存約150部。在古代醫學史上,蓋倫是可以和希波克拉底比肩的偉 大而真實的醫學大師。他極其強調解剖知識對於醫學的重要,在蓋倫的解剖學成就中,以骨骼、肌肉、腦神經等部分的解剖發現最為出色。

  蓋倫區分了骨端、骨干與骨骺,相當精確地描述了大約300塊肌肉的形態、起止點和功能。區分了腦神經和脊神經,提出腦神經主感覺,脊神經司運動。在 12對腦神經中他發現了7對,並記述了胼胝體、第四腦室、松果體、四疊體、垂體等相當多的腦組織。蓋倫還記述了心臟的四個腔和四個孔及瓣膜;清楚地記述了 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已知大多數靜脈與動脈並行,並把由小腸到肝的靜脈稱為“門靜脈”。

  蓋倫還是實驗生理學研究的先驅,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動脈行氣不行血,蓋倫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否定了這種錯誤觀點。他從動物身體上分離出一段動脈,兩端 結扎,然後從中間剖開,結果流出了鮮紅的血液。在神經生理學方面,蓋倫的研究尤為出色,他所做的脊髓離斷實驗,不論在實驗方法上或實驗結論上,都與現代醫 學非常相似。

  在治療方法上,蓋倫提出了飲食、藥物、體操、按摩、放血等。蓋倫記述了540種植物藥、180種動物藥、100多種礦物藥,蓋倫非常理性地摒棄了當時人們常用做藥物的糞便、尿液等分泌物,並指出草藥中含有效成分,也含有害成分。

  現代醫學主要是以古希臘-羅馬的傳統醫學為基礎不斷發展而來的,用實證代替想像是古希臘-羅馬人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而這一時期的中醫還沒有真正的解剖學概念,剛剛知道靠想像和猜測來解釋人體、疾病和使用藥物。

閱讀全文...

泰國傳統醫學

  泰國傳統醫學,泰國古醫認為人體與 風、土 、水、火 四個因素密切相關,四要素處於平衡狀態人體才能保持健康。泰國傳統醫學應用的藥物近5000種,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劑型有24種,以散荊、蜜丸和煎劑為主。復方也很常見,個別大復方藥材達百味。目前泰國政府禁止傳統醫生進入醫療保健體系。

閱讀全文...  中國以外的傳統醫學 [全文]

了解更多

中國以外的傳統醫學

學會多一種語言,了解多一種文化;
了解多種文化後,只會覺得自己更渺小。

文章轉自(中医不是唯一的传统医学)
新语丝(www.xys.org)
作者:龙哥

  許多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意識強烈的人認為其他民族沒有傳統醫學,存在了數千年的中醫是最古老的、甚至是唯一的傳統醫學,更有人認為傳統醫學是中國人獨特的發現和創造。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狹隘的認識。如果把視野放得開闊些就不難發現,並非只有中華民族才知道與疾病抗爭,人類很多民族都曾擁有過傳統醫學。而現代醫學也不是橫空出世的,而是在傳統醫學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在各種傳統醫學中,無論其歷史的悠久、還是理論的完備以及成就的斐然,中醫都不是出類拔萃的。考古學證據表明,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就可以治療骨折和脫臼,植物、動物和礦物被全人類普遍用作藥物。放血和外科手術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出土的木乃伊證明包皮環切手術更是源遠流長。古代醫書還記載了人們使用肌腱制成的線來縫合傷口,最奇妙的是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外科醫生會利用螞蟻咬合傷口,並使蟻齶殘留在傷口處成為“縫合器”。

  即便是那些沒有文字的土著部落,也大都掌握了一些原始的醫療技術,如針刺、放血、按摩、接骨、草藥等。這說明人類在最初認識自然、抵抗疾病的過程中存在著相似的樸素思想和實踐體驗。以現代醫學的眼光來看,傳統醫學的理論和方法顯得愚昧可笑,療效也乏善可陳,但正是各種傳統醫學的不斷融合與發展,才造就了現代醫學的輝煌。

  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 的醫學

  美索不達米亞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大約以現伊拉克南部地區為中心。這一地區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左右的楔形文字記載了肝臟是血液的中心,疾病分為熱病、中風、精神症狀、眼病、耳病、黃疸病等,此外還有對風濕病、心臟病、腫瘤、膿腫、血吸蟲病、痢疾、肺炎、皮膚病及性病的記載。有些描述與現代醫學已十分接近。

  在楔形文 Cuneiform script 中還記載了幾百種藥物,如罌粟、曼陀羅、沒藥、大麻、甘草、肉桂、阿魏、芫荽、大蒜、莨菪等;還有動物的各種臟器及礦物藥,如明礬、硝石、銅鹽和鐵等。所使用的劑型有丸劑、散劑、塗敷劑和灌腸劑。經驗治療方法則有按摩、冷敷、熱敷、灌腸和繃帶包扎法,並且知道用葡萄酒處理傷口來避免感染。

  美索不達米亞醫學在理論上把人體比做 “小宇宙”,認為一切自然現像都會影響人體,人體構造與天體運行對應,星體的運行與吉凶禍福和疾病健康有關。
這種 “取像比類” 的解釋人體的方法與中醫的 “天人合一” 觀點幾乎完全一致,但是比中醫早了幾千年。

  公元前1792年,漢莫拉比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創立了巴比倫帝國。被稱為人類第一部成文法典的《漢莫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 就誕生在這一時期 (古巴比倫時期 - 約公元前1772年) ,其中涉及醫療活動的內容很多,顯示出當時醫生已是一種職業,並有了內、外科醫生的分工,青銅手術刀具已在醫療中廣泛使用。《漢莫拉比法典》條文中包括醫療費用的收取、治療失敗的處罰等,其中眼科手術的費用是治療骨折或扭傷的2倍以上,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較為復雜和精細外科手術。

  美索不達米亞人開創了人類早期醫學,認識到不同疾病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應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治療,如手術或藥物。同時也試圖用人與自然的 “整體觀” 來解釋疾病和健康的原因,中醫在幾千年後才形成類似的認識和觀念。

  埃及傳統醫學

  在埃及公元前2500年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當時外科醫生實施手術的情形。
古埃及最早的醫學專著是紙草文醫書,成書時間約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其內容涉及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記載。現在發現的有康氏(Kahun) 紙草醫書、史密斯(Edivin Smith)紙草醫書和埃伯斯(Ebers) 紙草醫書。
*“紙草文”(Papyrus) 即埃及最早的文獻中體現的。所謂紙草文就是書寫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莖上的文字。

  紙草文醫書記載了多種疾病,並分為腸道病、出血病、呼吸道病、皮膚病等不同類別。診斷上採用了脈診、觸診、望診等方式,治療上採用了發汗、催吐、利尿藥物和灌腸、刺絡等方法,應用了膿腫切開、淺表腫塊切除、包皮環切等外科手術,並已經使用高溫消毒的方法。並提到了用夾板來固定骨折部位的方法。此外還有檢測懷孕、預測胎兒性別以及避孕的方法。

  紙草書中記載的藥物達數百種之多,藥物種類包括有動物藥,如牛、驢、鹿、羚羊、老鼠、蝙蝠、昆蟲、動物臟器甚至排泄物等;植物藥如蔥、蒜、乳香、蘆薈、罌粟等;礦物藥如鹽、銅等。使用的劑型有丸劑、栓劑、軟膏、懸液、灌腸液等。

  在人體解剖知識方面,古埃及人認為血管系統始於心髒通向全身,並通過脈搏察知心臟搏動。採用觀察和類比的方法把氣候、河流及人體現像聯繫起來,建立了原始的體液病理學說。認為人體由 土(固體)、水(液體)、火(體溫)、氣(呼吸)等構成,氣與血應處於平衡狀態,氣血失衡就會產生疾病。這些觀點與中醫的五行及氣血理論基本相同,而中醫大約在1000年以後才形成類似的認識。

  印度傳統醫學*

  自西漢時起,中印之間的文化交往漸多,在佛教輸入中國的同時,印度醫藥學知識也隨之而來,對中醫體系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印度古典醫學的主流體系是 阿輸吠陀 (梵文:आयुर्वेद,意為「長生之術」)醫學,也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其起源於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阿輸吠陀》分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毒理學、回春術、催欲術、邪魔病、頭頸病八個章節。印度醫學認為人的機體功能是由“氣、膽、痰”這三個要素決定的,三者平衡即表現為健康,疾病是因為這三個要素失衡導致的。同時還認為機體是由地、水、火、風等元素組成,人體存在一定比例的 “基本物質”,相當於中醫的“元氣”,調節機體的基本物質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是治療的重要思路

  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阇羅迦集》是阿輸吠陀醫學體系的內科巨著,共120章,主要記載了以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在診斷方法上,印度醫學除了問診、觸診和聽診外,還重視對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檢查,比如通過嘗尿液來診斷“糖尿病”。《阇羅迦集》認為世間萬物皆可入藥,記錄了大量的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植物藥按根、皮、葉、花、實分成五類,動物藥包括膽汁、骨髓、血液、尿便、精液、骨、角、爪、蹄、毛發等。其中常用藥物50類,共計500種,功效分為滋養、助消化、促食欲、解毒、發汗、催乳、催精、消渴、平喘止咳、解熱鎮痛等。藥性分為辛、甘、酸、苦、鹹、澀六味, 其復雜與深奧比中醫藥物理論有過之而無不及。阿輸吠陀醫學共有5000多種單味藥和復方,幾乎所有的藥材均需要炮制 。
*在阿輸吠陀醫療方法中,主要有三種實施方法:藥草療法、推拿療法及瑜珈療法。

  在古印度醫學發展了約2000年後,中國才出現《黃帝內經》,並提到藥物“自西方來”。中醫藥物學形成獨立的體系,即“本草”概念與著作的產生時間均不早於西漢末期,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成書大約在東漢時期。
此後的《肘後百一方》、《本草經集注》、《諸病源候論》、孫思邀的《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證類本草》等均有大量印度醫學的內容,如地水火風、百一病生等理論。當時流傳甚廣的 “千金奢婆萬病丸” 和 “奢婆湯” 也是來自印度神醫奢婆。

  《妙聞集》則是外科經典著作,以手術治療為主。記載了101種外科手術器械以及剖腹產、白內障摘除、結石摘除、截肢等手術方法,同時注意到了手術過程中的疼痛和感染問題。《妙聞集》還記載了“脈”是管道與通路,其功能是輸送氣態或液態的物質。與中醫的經絡學說基本類似,《妙聞集》中的“經絡”有24條並進一步細分為諸多小的分支,“穴位”共107個,並有詳細的刺絡放血療法,如Chakra針刺方法。比較常見的是鼻子整形術,由於印度刑罰中有割鼻的條例,整形術隨之發達。醫生在患者頰部或前額切下一塊皮肉,但不完全分離,再劃開鼻子的部位嵌入,待生長後再與原來的部位分離。

  中醫眼科手術是隴上道人(俗姓謝)從印度僧人處學來的,印度著名的眼科醫生龍樹所著的《龍樹菩薩眼論》也被翻譯成中文。其中金蓖決障術(用金針拔除白內障)最為知名,劉禹錫詩曰 “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蓖術,如何為發蒙”。白居易也有詩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蓖試刮看”。

  正如佛教的傳入一樣,中醫受印度傳統醫學的影響至深,從理論到藥物都帶有濃厚的印度醫學色彩。季羨林先生曾就印度眼科手術傳入中國做過詳細的考證,可惜此後鮮有人再對此類問題加以深入研究,中醫界對此更是閉口不提。或許,中醫大體上只是印度醫學的中國式翻版,這個問題只能期待有志者進一步的研究。

  阿拉伯傳統醫學

  公元750年以後的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醫生制造出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藥品,如車前子散、天竺黃散、生沉散、大黃並子方、龍涎香、薔薇水等。阿拉伯醫學中有完善的復方理論和豐富的制劑,以主藥、佐藥、替代藥巧妙搭配組合。
常用的藥物達1400余種,劑型有糖漿、軟膏、擦劑、乳劑、油脂劑等,丸藥的金、銀箔衣也是阿拉伯醫學的首創。

  拉齊(公元865~925年)是著名的阿拉伯醫學家,他所著的《曼蘇爾醫書》Kitab al-Mansouri 和《醫學集成》被譯成拉丁文廣為流傳,備受西方醫學界推崇,堪稱不朽的名著。
直到公元17世紀,歐洲各國醫學院還將《曼蘇爾醫書》作為主要的教科書。拉齊創造了一系列醫學史上的第一,如第一個使用動物腸衣制線用來縫合傷口;第一個明確敘述了天花與麻疹的症狀及兩者的區別;第一個主張在病人服用新藥前應先用動物做試驗;第一個注意到疾病的遺傳性。

  伊本·西那(公元 980~1037年)是另一位偉大的阿拉伯醫學家,其五卷巨著《醫典》達上百萬字。創新之處包括,區分了縱膈障炎和胸膜炎;確認了肺結核的接觸性傳染;明確了水和土壤是傳播疾病的環節;斷定鉤蟲病是由寄生蟲造成的。突出的貢獻是首創了皮下注射、從毒麥草中提煉出麻醉劑。《醫典》中還包括760多種藥物的性能。

  此外,由於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中配備了大量的精通外傷科和骨科的阿拉伯醫生,將這方面技術逐步傳授給中國人,由此彌補了中醫的巨大缺陷。

  古希臘–羅馬傳統醫學

  約公元前500年,留下萬古名言 :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的古希腊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創立了 火、氣、水、土 四元素說,並認為火是宇宙萬物變化的基礎。提出了火變氣、氣變水、水變土、土生水、水生氣、氣生火的循環過程。
認為這四種元素變化出世界萬物,這些觀點貫穿在古希腊醫學理論中,也成為古代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基礎。

  公元前400前後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至今仍被尊稱為“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文集》堪稱人類醫學史上的偉大經典作品。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體液”理論,認為人的健康是由於四種體液和諧平衡的結果,體液失衡就會導致疾病。希波克拉底還觀察到了心房和心室,認為腦是感覺的中心,對骨骼的記載比較詳細。對於血管的認識則較模糊,誤認為動脈行氣、靜脈行血,這與晚些時候後的中醫氣血理論基本一致。此外,對心臟的循環功能也基本沒有認識。《希波克拉底文集》之《空氣、水和處所》強調了健康與環境的關系,提出了整體觀和預防思想,《攝生法》則介紹了有益於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也即中醫所謂的養生。

  此後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洛菲利斯發現了大腦、脊髓和神經之間的聯系,發現了人腦溝回的複雜性與人類高級智慧的聯繫,指出腦是智慧的中心,而不是像以往認為心臟是智慧的中心。此外,還描述了小腸,命名了十二指腸,發現了前列腺。他還記述了眼的解剖,如睫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等。首次研究了女性生殖器官,對卵巢、輸卵管等做過細致的描述和探討。

  公元1世紀,塞爾薩斯明確區分了食物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等三類醫療方式。詳細記載了整形術、摘除鼻中的息肉、摘除甲狀腺、取結石、骨折等手術,特別是摘除扁桃體手術,與現代醫學很相似。塞爾薩斯還詳細地記述了當時使用的外科器械,有各式各樣的解剖刀、杯、探子、鉤、鉗等100多種,在龐培城中出土、現存於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館中的外科器械,與塞爾薩斯的描述完全符合。塞爾薩斯說:“醫學是和理論相聯繫的,但醫學應當建立在可以看見原因的基礎之上,模糊不清的原因不但應當從醫學思想中摒棄出去,還應當從醫學實踐中摒棄出去。”

  公元100~200年,傑出的古羅馬醫學家蓋倫出現了,其著作的一部分被大火焚毀,現存約150部。在古代醫學史上,蓋倫是可以和希波克拉底比肩的偉大而真實的醫學大師。他極其強調解剖知識對於醫學的重要,在蓋倫的解剖學成就中,以骨骼、肌肉、腦神經等部分的解剖發現最為出色。

  蓋倫區分了骨端、骨干與骨骺,相當精確地描述了大約300塊肌肉的形態、起止點和功能。區分了腦神經和脊神經,提出腦神經主感覺,脊神經司運動。在12對腦神經中他發現了7對,並記述了胼胝體、第四腦室、松果體、四疊體、垂體等相當多的腦組織。蓋倫還記述了心臟的四個腔和四個孔及瓣膜;清楚地記述了卵圓孔和動脈導管;已知大多數靜脈與動脈並行,並把由小腸到肝的靜脈稱為“門靜脈”。

  蓋倫還是實驗生理學研究的先驅,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動脈行氣不行血,蓋倫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否定了這種錯誤觀點。他從動物身體上分離出一段動脈,兩端結扎,然後從中間剖開,結果流出了鮮紅的血液。在神經生理學方面,蓋倫的研究尤為出色,他所做的脊髓離斷實驗,不論在實驗方法上或實驗結論上,都與現代醫學非常相似。

  在治療方法上,蓋倫提出了飲食、藥物、體操、按摩、放血等。蓋倫記述了540種植物藥、180種動物藥、100多種礦物藥,蓋倫非常理性地摒棄了當時人們常用做藥物的糞便、尿液等分泌物,並指出草藥中含有效成分,也含有害成分。

  現代醫學主要是以古希臘-羅馬的傳統醫學為基礎不斷發展而來的,用實證代替想像是古希臘-羅馬人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而這一時期的中醫還沒有真正的解剖學概念,剛剛知道靠想像和猜測來解釋人體、疾病和使用藥物。

  其他民族的傳統醫學

  泰國傳統醫學,泰國古醫認為人體與 風、土 、水、火 四個因素密切相關,四要素處於平衡狀態人體才能保持健康。泰國傳統醫學應用的藥物近5000種,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劑型有24種,以散荊、蜜丸和煎劑為主。復方也很常見,個別大復方藥材達百味。目前泰國政府禁止傳統醫生進入醫療保健體系。

  俄羅斯諸民族也有豐富的傳統藥物,如首蒲、款冬、益母草、蘆薈、藥蜀葵、茵芹、睡菜、金龍膽、拳參、柞棟、傘埃蕾、甘蘭、大尊麻、地榆、直立委陵菜、胡椒薄荷、理路柏、藥蒲公英、大車前、洋艾、洋甘菊、沼澤鼠曲草、黃篙、歐著草、樺覃、歐越桔、艾菊、歐草苟等。

  德國傳統醫學的植物療法也同樣使用了委陵草、一枝黃花、鼠曲草、山楂、龍膽、天門冬、薄荷、茜草等。非洲土著醫生常用樟樹治療瘧疾,其它如多葉甜舌草、斑雞菊、小花風車子、鐵青樹等也是常見藥物。

  可見人類各民族雖不一定都有自己的完整醫學體系,但實踐性的探索卻是相當一致的。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或礦物治療疾病是所有人類本能的嘗試,雖然多無效果但也聊勝於無,這裡面沒有任何深奧和神奇的因素。


  各民族傳統醫學的起源與發展固然有著不同的文化和社會印記,但同時也存在着共同的樸素認識和主觀想像特征。傳統醫學在人體形態學知識方面都存在着將實際所見與想像結合並加以描述的普遍現像。在近代解剖學之前,所有的傳統醫學都只能以粗淺觀察的方式來了解人體。在原始的認識基礎上,人們只好借助想像來完成對人體解剖結構的描述和推測,並以猜測的方式對功能做出“合理”的解釋。

  由於中國古典文明的起源並不算早,中醫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的時間也明顯落後。中醫在起源上比人類早期的傳統醫學要晚約2000年。所以,中醫的歷史並不悠久。在傳統醫學理論上,存在著人與自然、三要素、四元素、四體液、陰陽五行等類似的醫學觀點。起源不同但卻非常相似,說明人類在認識人體和疾病的過程中具有相同的規律,是人類對客觀世界普遍的樸素認識。同時,傳統醫學藥物的起源同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均取之於天然的植物、動物和礦物,這是別無選擇的必然,不存在絲毫獨到之處和神奇的原因。

  由於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很多人誤以為中醫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屹立在東方,至今依然可與現代醫學分庭抗禮。把傳統醫學中不能證實的含混理論喻為“博大精深”,並認為此類學問只存在於中國古代的看法是典型的井蛙之見。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2/zhongyi3120.txt

*作者表達他自己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但文章極有參考價值。